質譜圖中影響離子斷裂的主要因素
實驗室k / 2019-08-06
當轟擊電子的能量較大時,分子離子就要發(fā)生裂解。由于各種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及裂解的方式不同,所以,產(chǎn)生碎片離子的種類和數(shù)量也不同。在裂解過程中,若電子向兩邊轉移,即一個σ鍵的兩個電子各自回到自己的原子上,這種裂解稱為均裂(homolysis),用魚鉤形符號
表示;若兩個電子同時轉向一邊,稱為異裂(heterolysis)。用彎箭頭符號
表示。
如苯甲酸
在上式的第Ⅰ步裂解過程中,苯甲酸羰基碳原子上的自由電子,同氧原子上的一個孤電子形成第三鍵,成為苯甲?;x子,為均裂。在第Ⅱ步裂解過程中,兩個電子同時轉向羰基。苯甲?;x子失去一個不帶電的中性碎片CO,形成苯基離子,這一過程為異裂。
一個分子的質譜圖由許多峰組成,這些峰的強度不一。這主要是由于離子的某些鍵的斷裂可能性不同,同時也由某些碎片的結構穩(wěn)定性而決定。
化學鍵的相對強度 有機化合物分子有時含有單鍵和重鍵,并且成鍵的元素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它們的鍵能有強弱的差別,這些差別決定了分子的斷裂過程。
有機化合物中某些鍵能(kcal/mol)*
元素 |
單鍵 |
雙鍵 |
叁鍵 |
C—C
C—N
C—O
C—H
C—F
C—Cl
C—Br
C—I
|
82.6
72.8
85.5
97.8
116
81
68
51
|
145.1
147
179
|
199.6
212.6
|
* 1kcal=4184.0J
鍵能愈低,愈容易斷裂,在質譜圖中所形成的離子峰相對強度也愈大。如:從鍵能看,C—F>C—Cl>C—Br>C—I,在質譜圖中所出現(xiàn)的M—Z+峰的強度,為M—F<M—Cl<M—Br<M—I。
空間因素 在很多重排反應中,一般需要經(jīng)過大小不一環(huán)(4~7元環(huán))的過渡。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有較合適的立體構型,才能進行基團或原子的轉移。
例:α-己醇-D氫取代的兩個“差向異構體”經(jīng)六元環(huán)過渡重排消除失水。
同位素標記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