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嚴格地稱量時,每次都要將零點和感量的數(shù)據(jù)計算在內(nèi)。但我們在工業(yè)分析中,往往將這些都忽略不計了?;蛘哂脦追N不太準確的方法,即:將天平不負載時調(diào)至指針擺動到兩邊距離差不多了,就認為指針是指在正中“0”(或“10”)上,在稱取樣品時,將所需稱取物體重量的砝碼數(shù)加足,調(diào)整樣品的多少,當調(diào)至指針擺動兩邊又差不多時,就認為樣品就等于砝碼的重量;也有的把樣品放在秤盤上,加減砝碼調(diào)整到指針擺動兩邊距離差不多后,樣品重量即以砝碼數(shù)值表示;還有的帶阻尼器的天平空盤時指針指在某一分度,稱物時,調(diào)整樣品或砝碼仍使指針指在某一分度,樣品就等于砝碼的重量。以上幾種方法,實際上既不簡便也不準確,是不符合稱量法規(guī)定的。首先是花費時間,因為在最后加毫克以下的重量時,要死板地去加減樣品或以砝碼湊數(shù),更重要的是并不準確。因為:第一,天平的感量沒有計算在內(nèi);第二,忽略了天平瑪瑙刀和刀承的摩擦作用,天平指針兩邊擺動距離差不多時,并不表明指針是指在中央。這與指針先從那一邊擺動有關(guān)。實際上,先擺到的一邊比后擺到的一邊(如同是2分度)所需重量要小。所以,這樣稱出的重量數(shù)值是不準確的。
正確的稱量法是,將零點、稱物品時的停點和該架天平的感量都計算在稱量結(jié)果內(nèi),所得出的重量オ是準確的。下面舉幾個實例熟悉一下零點、停點和感量的應(yīng)用。
例1 用擺動天平稱取一份無水Na2CO3,經(jīng)先測定天平的零點為-0.5分度,感量為0.2毫克/分度(即萬分之二)。稱樣品所用砝碼是,10克,3克、600毫克、40毫克,游碼在+2.5毫克。最后指針擺動是,-1.5,+3.8,-1.3分度,計算所稱取Na2CO3的重量應(yīng)為多少克?
砝碼重為 10+3+0.6+0.04+0.0025=13.6425克
停點計算
L=(-1.5+2×3.8-1.3)/4=1.2分度
實際停點(稱物時停點減去零點),即距零點的距離
1.2-(-0.5)=1.7分度
因為感量是0.2毫克/分度,1.7分度應(yīng)為
1.7×0.2毫克=3.4毫克
所以Na2CO3的精確重量應(yīng)為
13.6425+0.0034=13.6459克
例2 用阻尼分析天平,稱取一只經(jīng)干燥而冷卻后的小燒杯,在測定天平的零點時,指針停在+0.2分度,測感量時指針停在-2.3,稱燒杯時,加足砝碼數(shù)是20克、8克、300毫克、20毫克,游碼停在-6.2毫克(即在燒杯一邊),指針停在-4.5分度,計算燒杯的重量是多少?
砝碼重為 20+8+0.3+0.02-0.0062=28.3138克
靈敏度為 -2.3-0.2=-2.5分度/毫克
感量 S=毫克/2.5分度=0.4毫克/分度
實際停點 -4.5-0.2=-4.7分度
尾數(shù)重量 -4.7×0.4毫克=-1.88毫克
燒杯重為 28.3138-0.0019=28.3119克
例3 用一架萬分之一的阻尼分析天平,稱取一份礦石樣品,天平零點恰為0,天平稱礦石平衡時,用砝碼是2克、100毫克、30毫克,游碼放在-5.4毫克處,停點為+2.8分度,計算礦石樣品為多少克?
砝碼重 2.1300-0.0054=2.1246克
尾數(shù)重量 (2.8-0)分度×0.1毫克/分度=0.28毫克
礦石樣品重 2.1246+0.00028=2.124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