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苦參堿
中文名稱 氧化苦參堿中文同名 苦參素英文名稱 Ammothamnine化學式 C15H24N2O2分子量 264.36CAS編號 16837-52-8
質檢信息質檢項目 指標值灼燒殘渣(以硫酸鹽計),% ≤0.01水溶解試驗 合格鐵(Fe),% ≤0.003含量,% ≥98.0%PSA: 49.74000LOGP: 1.78100密度 1.399g/cm3沸點 957.115°C at 760 mmHg閃點 532.644°C折射率 1.637蒸氣壓 0mmHg at 25°C
化學特性
產品用途1.從苦參中分離的生物堿。 抗纖維化。保護神經。屬傳統(tǒng)中藥,用在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療中。
儲藏措施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2.應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3.保持容器密封。4.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5.庫房必須安裝避雷設備。6.排風系統(tǒng)應設有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7.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置。8.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設備和工具。9.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10.防止粉塵和氣溶膠生成。
急救措施【食入】攝入不可能。但是,如果攝入,獲得緊急醫(yī)療照顧。【吸入】如果克服被曝光,將受害人轉移到空氣新鮮處。給予吸氧或人工呼吸。獲得緊急醫(yī)療照顧。迅速采取行動是至關重要的。【皮膚】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徹底清洗皮膚,用溫和的肥皂/水。W /溫水沖洗15分鐘。如果是粘的,首先使用無水清潔。尋求醫(yī)療照顧,如果不良影響或刺激。【眼睛】眼睛接觸的情況下,立即用清水沖洗20-30分鐘。經常收回眼皮。獲得緊急醫(yī)療照顧。
藥理作用具有利尿、抗病原體、免疫作用,有研究發(fā)現氧化苦參堿對肺癌、胃癌細胞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氧化苦參堿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可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轉基因小鼠肝臟內HBsAg 和HBcAg的含量,且對兩者作用一致,無選擇性作用,氧化苦參堿是一種較強的免疫抑制劑,可以抑制多種炎性因子的釋放,有明確的抗炎作用,對IL-2 誘導的LAK 細胞殺瘤活性亦有較強抑制作用,故氧化苦參堿通過IL-2等細胞因子發(fā)揮其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可能性不大。苦參的西方用途:苦豆子sophora植物的原植物和熱水粗提物在西方應用歷史已經有25年了。最初含有20%氧化苦參堿和苦參堿的苦豆子生物堿提取物由窗同藥物研究所引進西方市場,形式為氧化苦參堿片in tablet form under the name Oxymatrine,1998年上市。其使用并無任何副作用。在中國,苦參生物堿通常采用注射形式,但在西方不接受該方法,而是采用口服形式??诜螅蟛糠值难趸鄥A被轉化成了苦參堿;而如果需要氧化苦參堿的高血液濃度,則必須依靠注射。但是臨床試驗中氧化苦參堿的療效是否好于苦參堿不得而知。中國的研究者們也使用片劑的苦參生物堿,效果似乎和注射差不多??鄥⒁部梢宰鳛橹兴幖?/span>服??鄥⒅泻写罅康纳飰A,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加總占苦參藥材根干總重的2%(其中大部分以氧化苦參堿的形式存在),同時還有其他的相近的生物堿:其中主要是槐果堿(Sophocarpine,C15H22N2O),還含有少量的槐醇sophoranol,槐胺sophoramine,槐啶堿(Sophoridine)allomatrine, 異苦參堿(Iosmatrine)等其他生物堿成分。
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公開一種從苦參中提取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的制備方法,能夠使提取物的得率較為滿意,且操作簡單方便,便于工業(yè)化推廣應用。本發(fā)明所述的是一種從苦參中提取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1)將干燥的苦參粉碎成粗粉,按照提取溶劑:苦參的體積質量比為8~10∶1加入不同濃度的乙醇進行回流提取0.5~1.5h,重復提取3次;(2)合并提取液,冷卻至室溫后,并加入殼聚糖作絮凝劑,加入量為每100mL提取液加入0.05~0.08g殼聚糖,加熱60~70℃下攪拌0.5~1h,冷卻至室溫;(3)將殼聚糖處理后的藥液在0.04Mpa壓力和常溫下過PVDF超濾膜(截留分子量8萬),進料體積流量0.8L/min,待收集超濾液為原體積0.8~1.0倍時停止濾過;(4)將濾過液濃縮,得到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粗品。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從苦參中提取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的制備方法的具有以下優(yōu)勢:(1)所用提取溶劑安全無毒、易揮發(fā),有利于苦參提取物后處理:(2)利用本方法提取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在過程中,不會產生廢水污染環(huán)境,且提取溶劑可以回收再利用;(3)制備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廉,適合工業(yè)化生產和應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再對本發(fā)明的上述內容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fā)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或變更,均應包括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實施例1將干燥的苦參粉碎,稱取苦參粗粉50g,按溶劑與苦參粗粉的體積質量(mL/g)比為8∶1,用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再將3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在60℃下加入殼聚糖0.6g攪拌0.5h,在0.04Mpa壓力和常溫下過PVDF超濾膜(截留分子量8萬),進料體積流量0.8L/min,待收集超濾液為原體積0.8倍時停止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干,稱重,得當歸提取物13.6755g,得率為27.351%,苦參堿純度為1.183%,氧化苦參堿純度10.051%。實施例2將干燥的苦參粉碎,稱取苦參粗粉50g,按溶劑與苦參粗粉的體積質量(mL/g)比為9∶1,用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再將3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在65℃下加入殼聚糖0.81g攪拌1h,在0.04Mpa壓力和常溫下過PVDF超濾膜(截留分子量8萬),進料體積流量0.8L/min,待收集超濾液為原體積0.9倍時停止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干,稱重,得當歸提取物13.7182g,得率為27.436%,苦參堿純度為1.179%,氧化苦參堿純度10.055%。實施例3將干燥的苦參粉碎,稱取苦參粗粉50g,按溶劑與苦參粗粉的體積質量(mL/g)比為10∶1,用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再將3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在70℃下加入殼聚糖1.2g攪拌0.5h,在0.04Mpa壓力和常溫下過PVDF超濾膜(截留分子量8萬),進料體積流量0.8L/min,待收集超濾液為原體積1.0倍時停止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干,稱重,得當歸提取物13.7294g,得率為27.458%,苦參堿純度為1.174%,氧化苦參堿純度10.072%。實施例4將干燥的苦參粉碎,稱取苦參粗粉50g,按溶劑與苦參粗粉的體積質量(mL/g)比為8∶1,用6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再將3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在70℃下加入殼聚糖0.72g攪拌1h,在0.04Mpa壓力和常溫下過PVDF超濾膜(截留分子量8萬),進料體積流量0.8L/min,待收集超濾液為原體積1.0倍時停止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于,稱重,得當歸提取物14.7355g,得率為29.471%,苦參堿純度為1.185%,氧化苦參堿純度10.495%。實施例5將干燥的苦參粉碎,稱取苦參粗粉50g,按溶劑與苦參粗粉的體積質量(mL/g)比為9∶1,用6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再將3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在60℃下加入殼聚糖0.675g攪拌0.5h,在0.04Mpa壓力和常溫下過PVDF超濾膜(截留分子量8萬),進料體積流量0.8L/min,待收集超濾液為原體積0.9倍時停止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干,稱重,得當歸提取物14.7442g,得率為29.488%,苦參堿純度為1.255%,氧化苦參堿純度10.428%。1.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有機酸鹽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苦參堿或氧化苦參堿與有機酸形成的有機鹽,有機酸包括所有有機一元酸、二元酸、氨基酸、磺酸、磷酸等。例如甲酸、甲磺酸、乙酸、草酸、乳酸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有機酸鹽以單方或復方作為醫(yī)藥制劑組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有機酸鹽以單方或復方作為醫(yī)藥制劑組份制成的片劑、膠囊、顆粒劑、注射劑和外用膏栓等各種劑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有機酸鹽及其制備方法,苦參堿或氧化苦參堿與等摩爾或大于等摩爾的有機酸反應成鹽。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有機酸鹽及其制備方法所用溶劑為水、有機溶劑或水與有機溶劑的混合溶劑,有機溶劑包括甲醇、乙醇、丙酮、四氫呋喃等。
產品信息 [顏色] 白色 [重量]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