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滴定法確定終點,也有不同的方法?,F仍以銀量法為例,介紹兩種測定終點的方法。
在中性氯離離子溶液中加入鉻酸鉀為指示劑,用標準硝酸銀溶液進行滴定,由于氯化銀的溶解度小于鉻酸銀的溶解度,所以在滴定過程中氯化銀首先沉淀出來,在滴定到達等當點附近,由于銀離子濃度迅速增加,達到了鉻酸銀的溶度積,立刻形成了磚紅色的鉻酸銀沉淀,指示出滴定的終點。應當指出,終點到達的遲早與溶液中指示劑的濃度有關。前面已經提到在等當點時:
[AG+]=[C1-]=10 -4次方.9M
如果此時溶液中的鉻酸離子恰能與銀離子形成鉻酸銀沉淀,則觀察到的終點恰好是需要的終點,即終點正好與等當點相符合。已知在25C時鉻酸銀的溶度積為1.1×10 -12次方,理論上需要的CrO42-離子濃度應該是
[CRO42-]=1.1×10 -12次方/1.78×10 -10次方=6.2×10 -3M
如果加入鉻酸鉀過量,則溶液中鉻酸根離子濃度大于6.2×103M,會使終點過早出現。在實際工作中,由于佫酸根離子是黃色的,當濃度較高時顏色很深,會使終點的觀察產生誤差,因此指示劑的濃度還是略低一些好。被滴定溶液中所含鉻酸根離子濃度一般為5×10 -3次方M。
由于鉻酸銀易溶于酸,而銀離子在強堿性溶液中又能生成沉淀。因此,銀量法只能在pH值約為6.5到10.5之間的中性溶液(或弱堿性溶液)中進行滴定。如溶液呈酸性,應預先用硼砂、碳酸氫鈉、碳酸鈣或氧化鎂進行中和。
用銀量法可以測定氯化物和溴化物,而在測測定碘離子及硫氰酸根離子時,由碘化銀及硫氰酸銀沉淀強烈地吸收這兩種離子,使等當點以前的溶液中這兩種離子濃度顯著地降低因而產生測定誤差。就是在測定氯離子時,也有顯著的吸附作用發(fā)生,使磚紅色鉻酸銀沉淀過早生成;但在劇烈搖動下,被吸收的氯離子也能與銀離子繼續(xù)作用。在測定銀離子時,由于鉻酸銀沉淀不能迅速轉變?yōu)槁然y沉淀,因此不能直接用氯化鈉標準溶液來滴定,而是加入過量的氯化鈉,然后以硝酸銀標準溶液來滴定剩余的氯離子。
當溶液中含有能與鉻酸根離子形成沉淀的離子時(如Ba2t,Pb2+,B計等離子),不能應用摩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