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重瓶法
同修 / 2022-07-14
比重瓶法
比重瓶的形狀有多種,常用的規(guī)格有容量為50、25、10、5毫升的。比較好的一種是帶有特制溫度計并具有帶磨口帽小支管的比重瓶。
測定方法如下:
(1)比重瓶重量的測定
將全套儀器洗凈并干燥冷至室溫(注意,帶溫度計的塞子不要烘烤)稱出精確重量W1克。
(2)容水值的測定將煮
沸30分鐘并冷卻至15~18℃的蒸餾水,裝滿比重瓶。裝上溫度計(注意瓶內(nèi)不要有氣泡),立即浸入20±0.1℃的恒溫水浴中。當瓶內(nèi)溫度計達20℃時,保持20分鐘不變后,取出比重瓶,用濾紙擦去溢水支管外的水,立即蓋上小帽。擦干比重瓶外的水,稱出重量W2克。
(3)樣品比重的測定 倒
出蒸餾水,比重瓶先用少量酒精、再用乙酵洗滌數(shù)次,烘干冷卻或電吹風冷風吹干。按上法操作測定出被測液體和比重瓶重W3克。
樣品比重(d204)按下式計算:
d204=(W3-W1)×0.99823
W2-W1
式中W1—-比重瓶的重量,克;
W2——比重瓶及水的重量,克;
W3——比重瓶及樣品的重量,克;
0.99823將20℃的礎換算為礎的常數(shù),即水在20℃時的
密度。
如果使用小型普通比重瓶(不帶溫度計和支管,如圖16-
7),則需在水浴中另加溫度計,其它操作和計算與上述相同。
熔點和凝固點的測定
一、溫度計的校正
溫度計是測定熔點、凝固點的主要工具。普通的水銀溫度計常因毛細管內(nèi)徑的不均勻或刻度不準確,使測得的數(shù)值不可靠。因此溫度計要校正后使用。
校正方法將一標準溫度計與欲校正的溫度計并列放入液體石蠟浴中,用機械攪拌,溫度每分鐘升高2~3℃,每隔5℃分別記下兩個溫度計的讀數(shù)。將觀察到的數(shù)值與校正值(土)作一對照表。
如果沒有標準溫度計,也可以通過測定純化合物的熔點或沸點來進行校正。
二、熔點的測定
固體物質(zhì)的熔點是指在一大氣壓的壓力下,由固體變?yōu)橐后w時的溫度。純的固體物質(zhì)轉變?yōu)橐后w時的溫度變化非常銳敏,從初熔到全熔的溫度范圍常在1℃以內(nèi)。如果物質(zhì)中含有少量雜質(zhì),就會使熔融變化不敏銳,熔點范圍顯著增大,通常使熔點降低。所以熔點是衡量物質(zhì)純度的一個標準。
1.儀器
常用毛細管測定熔點,所用熔點浴有雙浴式和提勒管式。
熔點浴中所用載熱體 熔點在90℃以下用水;熔點在90℃以上230℃以下用液體石蠟、甘油;熔點在230℃以上325℃以下用濃硫酸。
2.測定方法
將內(nèi)徑約1毫米,管壁厚度約0.1毫米的毛細管,截成50~70毫米長的小段,將一端加熱封口。
取少量干燥研細的樣品放入清潔干燥的毛細管中,取一根高約800毫米的干燥玻璃管直立于瓷板或玻璃板上,將裝有樣品的毛細管經(jīng)玻璃管反復投擲,直至毛細管內(nèi)樣品緊縮至2~3毫米高。
將裝有樣品的毛細管附于溫度計上,使樣品層面與溫度計水銀球的中部在同一高度。然后把附有毛細管的溫度計固定于熔點測定儀上(不可碰到器壁及底部),先以較快的速度加熱,當溫度上升至樣品熔點前10℃時,調(diào)節(jié)熱源,使溫度保持每分鐘上升1℃左右。樣品接近熔點前開始收縮,繼而熔化,樣品局部開始熔化時的溫度為初熔溫度,樣品完全熔化時的溫度為全熔溫度,初熔至全熔的溫度即為該物質(zhì)的熔點或稱熔點范圍。
對于易分解或易脫水的樣品,毛細管在裝入樣品后應將開口的一端熔封。并且,要等溫度上升到熔點前10℃時再將裝有樣品的毛細管放入,然后以每分鐘上升3℃的速度加熱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