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溶液的通性
銅臭 / 2022-07-11
溶液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構成的均勻而穩(wěn)定的系統(tǒng)。溶液也有不同的聚集狀態(tài),有氣 態(tài)、液態(tài)和固態(tài)溶液??諝馐且?種氣態(tài)溶液,青銅是鋼錫合金,即由鋼和錫構成的固體溶液。液態(tài)溶液是最常見的溶液。本章討論液態(tài)溶液的一些性質。
溶液為混合物,成分有溶劑和溶質。-般來講,量多的組分為溶劑。對于含水的溶液,通常以水為溶劑。
溶液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與溶質和容劑有關,組成不同的溶液性質也不同。但稀溶液有一一些性質,與溶劑的本質有關,與溶質的量(質點數(shù))有關,而與溶質的本質無關。與純溶劑相比,溶液的蒸氣壓下降、沸點升高、凝固點降低以及落液具有滲透壓。這些性質只與溶液中溶質的數(shù)量有關而與溶質的本性無關,這些性質稱為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有時稱為通性)。
溶液的通性,在這里只扼要討論由不同的難揮發(fā)性溶質B和溶劑A組成的溶液都會引起溶液的蒸氣壓下降、沸點上升和凝固點下降,以及溶液滲透壓等。工業(yè)上應用的干燥劑、抗凝刊、冷凍劑以及反滲透技術都與這些性質有關。
2.1.1蒸氣壓下降
如果把一杯液體(如水)置于密閉的容器中,液面上那些能量較大的分子就會克服液體分子間的引力從表面逸出,成為蒸氣分子,這個過程叫做蒸發(fā)。相反,蒸發(fā)出來的某些蒸氣分子在液面上的空間運動時可能撞到液面,被液體分子所俘獲而重新進人液體中,這個過程叫做 凝聚。凝聚過程是放熱過程,同時系統(tǒng)的熵值也減小。在-定的溫度下, 液體的蒸發(fā)速率是恒定的。蒸發(fā)剛開始時,蒸氣分子不多,凝聚的速率遠小于蒸發(fā)的速率。隨著蒸發(fā)的進行,蒸氣濃度逐漸增大,凝聚的速率也隨之增大。當凝聚的速率和蒸發(fā)的速率達到相等時,液體和它的蒸氣就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燕氣所具有的壓力稱作該溫度下液體的飽和蒸氣壓,簡稱蒸氣壓。
以水為例,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如下相平衡時

H?O(g)所具有的壓力p(H?O)即為該溫度下的蒸氣壓。例如100°C時,p(H?O) = 100kPa。
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在嚴寒的冬季里,晾洗的衣服上的冰可以逐漸消失,不經融化也可以逐漸減小乃至消失,面樟腦丸在常溫下逐漸揮發(fā)。這些現(xiàn)象都說明固體表面的分子也能蒸發(fā)。如果把固體放在密封的容器內,固體和它的蒸氣之間也能達成平衡,此時固體具有一-定的蒸氣壓。固體和液體的蒸氣壓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由于難揮發(fā)的溶質的蒸氣壓很小,與溶劑的蒸氣壓相比可忽略不計。當溶劑溶解了難揮發(fā)的溶質后,溶劑的一部分表面或多或少地被溶質的微粒所占據(jù),從而使得單位時間內從溶液中蒸發(fā)出的溶劑分子數(shù)比原來從純溶劑中蒸發(fā)出的分子數(shù)要少,溶劑的蒸發(fā)速率變小。純溶劑氣相與液相之間原來平衡的蒸發(fā)與凝聚兩個過程,在加人難揮發(fā)溶質后,由于溶劑蒸發(fā)速率的減小,使凝聚占了優(yōu)勢,結果使系統(tǒng)在較低的蒸氣濃度或壓力下,溶劑的蒸氣(氣相)與溶劑(液相)建立平衡。因此,在達到平衡時,難揮發(fā)溶質的溶液中溶劑的蒸氣壓力低于純溶劑的 蒸氣壓力。在這里,所謂溶液的蒸氣壓力實際是指溶液中溶劑的蒸氣壓力( 因為溶質是難揮發(fā)的,其蒸氣壓可忽略不計)。同一溫度下,純溶劑蒸氣壓力與溶液蒸氣壓力之差稱作溶液的蒸氣壓下降。顯然,溶液的濃度越大,溶液的蒸氣壓下降越多。
實驗結果表明,在一定溫度時, 對于難揮發(fā)的非電解質稀溶液,其蒸氣壓下降值( Δp)與溶質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成正比。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

式中,n(B)表示溶質B的物質的量: n(B)/n表示溶質B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 p(A)表示純溶劑A的蒸氣壓。
例2-1 25°C, 17.1g蔗糖溶于100g水。計算該溶液的蒸氣壓(蔗糖相對分子質量342.3,水的蒸氣壓2338Pa)。

2.1.2沸點上升和凝固點下降
當某一液體的燕氣壓力等于外界壓力時,液體就會沸騰,此時的溫度稱為該液體的沸點。面某物質的愛固點(成格點)是該物質的液相流氣壓力和國和樂氣壓力相等時的溫度。
一切可形成晶體的純物質,在給定條件下,都有定的凝固點和沸點。但溶液的情況并非如此,一般由于溶質的加人會使溶劑的凝固點下降、溶液的沸點上升。而且溶液越濃,凝固點和沸點改變越大。
溶液蒸氣壓下降會導致溶液沸點上升和凝固點下降。現(xiàn)在通過水溶液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以蒸氣壓力為縱坐標,溫度為橫坐標,畫出純水和冰的蒸氣壓力曲線,如圖2-1 所示。
水在正常沸點(100°C 即373.15K)時其蒸氣壓力恰好等于外界壓力(100kPa)。 如果水中溶解了難揮發(fā)性的溶質,其蒸氣壓力就要下降。因此,溶液中溶劑的蒸氣壓力曲線就低于純水的蒸氣壓力曲線,在373.15K時溶液的蒸氣壓力就低于100kPa。要使溶液的壓力與外界壓力相等,就必須把溶液的溫度升到373.15K以上。
從圖2-1中可見,溶液的沸點(T'b)比水的沸點(Tb)高,其差值ΔTb為沸點升高值。從圖中還可以看到,在溫度T,(273.15K) 時,冰的蒸氣壓力曲線和水的蒸氣壓力曲線相交于一點(O),此時冰的蒸氣壓力和水的蒸氣壓力相等,均為611Pa。由于溶質的加人使溶液的蒸氣壓力下降。這里必須注意到,溶質是溶于水中而不溶于冰中,因此只影響水的蒸氣壓力,對冰的蒸氣壓力沒有影響。在273.15K時,溶液的 蒸氣壓力必定低于冰的蒸氣壓力,冰與溶液不能共存,冰要轉化為水,所以溶液在273. 15K時 不能結冰。在273. 15K以下某一溫度(T'f)時,冰的蒸氣壓力曲線與溶液的溶劑蒸氣壓力曲 線可以相交于一點(O'), T'f是溶液的凝固點。它比純水的凝固點要低ΔTf(凝固點下降值)。
對于難揮發(fā)的非電解質稀溶液,其沸點上升和凝固點下降與溶液的質量摩爾濃度( 所謂質量摩爾濃度m是指1kg溶劑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可用下列數(shù)學式表示
表2-1 一些溶劑的沸點上升和溶劑的凝固點下降常數(shù)
溶劑 |
沸點/°C |
kb/K.kg.mol’?¹
|
凝固點/°C
|
kf/K.kg.mol’?¹ |
醋酸 |
117.9 |
2.530 |
16.66 |
3.90 |
笨 |
80.100 |
2.53 |
5.533 |
5.12 |
氯仿 |
61.150 |
3.62 |
—— |
—— |
萘 |
217.955 |
5.80 |
80.29 |
6.94 |
水 |
100.00 |
0.515 |
0.0 |
1.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