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氯萘
中文名稱:八氯萘中文別名:八氯化萘;全氯萘英文名稱:Octachloronaphthalene分子式: C10Cl8
分子量: 403.73CAS號: 2234-13-1
質(zhì)檢信息質(zhì)檢項目 指標值含量,% ≥98.0%PSA: 0.00000LOGP: 8.06700
化學特性八氯萘又稱全氯萘一種化學物質(zhì),是萘的八氯代物,為淡黃色固體帶有一種芳香氣味,密度:2沸點:440ºC熔點:185ºC閃點:-18ºC折射率:1.684蒸汽壓:5.01E-07mmHg at 25°C有芳香氣味。不溶于水,溶于多數(shù)有機溶劑。有害。對水體有輕度危害。
產(chǎn)品用途八氯萘用作化學合成;分析標準。用作電氣工業(yè)的絕緣材料,磨輪介質(zhì)及切割油冷卻劑的添加劑,也用于合成殺菌劑、殺藻劑。
生產(chǎn)方法以萘及五氯化磷為起始物料經(jīng)取代反應(Willisamsonreaction)制備多氯化萘,實驗所用的各種試劑均為商業(yè)購得。以五氯化磷為氯化試劑的合成實驗是在內(nèi)襯聚四氟乙烯的耐壓不銹鋼反應釜中進行的。實驗操作:稱取萘,五氯化磷,加入聚四氟乙烯內(nèi)襯中,裝入耐壓不銹鋼反應釜中密閉,在260℃下反應15小時。反應結(jié)束后,取出聚四氟乙烯內(nèi)襯,倒入冰水中,除去未反應的PCI5。收集不溶固體用少量水沖洗,再將其溶解于少量甲苯,用無水MgS04干燥,過濾后加入等體積的無水乙醇,加熱回流,趁熱過濾后冷卻結(jié)晶得到全氯代萘。進行質(zhì)譜表征(譜圖見下圖),平均產(chǎn)率85%。化學品安全技術(shù)說明書第一部分 化學品及企業(yè)標識化學品中文名:八氯萘化學品英文名:octachloronaphthalene;perchloronaphthalene企業(yè)名稱: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企業(yè)地址:廣東省汕頭市潮汕路西隴中街1-3號郵 編: 515064 傳 真: 0754-82481768企業(yè)應急電話:0598-7509639電子郵件地址:339904316@qq.com網(wǎng)站地址:http://yuehuifs.cn/第二部分 成分/組成信息√ 純品 混合物有害物成分 濃度 CAS No.八氯萘 2234-13-1第三部分 危險性概述危險性類別: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jīng)皮吸收健康危害:八氯萘吸入、攝入或經(jīng)皮膚吸收可引起中毒。遇熱分解釋出有毒的氯化氫和光氣。工業(yè)上急性中毒少見。高濃度氯萘可引起嚴重的肝臟損害。吸入或攝入均可造成全身損傷。環(huán)境危害:對環(huán)境有害。燃爆危險:可燃,其粉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如有不適感,就醫(y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如有不適感,就醫(yī)。吸 入: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shù)。就醫(yī)。食 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其粉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當達到一定濃度時, 遇火星會發(fā)生爆炸。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氯化氫。滅火方法:用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滅火。滅火注意事項及措施: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jié)束。第六部分 泄漏應急處理應急行動: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消除所有點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毒服。穿上適當?shù)姆雷o服前嚴禁接觸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塑料布覆蓋泄漏物,減少飛散。勿使水進入包裝容器內(nèi)。用潔凈的鏟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凈、干燥、蓋子較松的容器中,將容器移離泄漏區(qū)。第七部分 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到車間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乳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避免產(chǎn)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接觸。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儲區(qū)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第八部分 接觸控制/個體防護接觸限值:MAC(mg/m3): 未制定標準 PC-TWA(mg/m3): 未制定標準PC-STEL(mg/m3): 未制定標準 TLV-C(mg/m3): -TLV-TWA(mg/m3): 0.1[皮] TLV-STEL(mg/m3): 0.3[皮]監(jiān)測方法:無資料。工程控制:密閉操作,局部排風。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時,建議佩戴過濾式防塵呼吸器。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手 防 護:戴橡膠手套。其他防護: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飯前要洗手。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外觀與性狀:無色結(jié)晶。pH值: 無意義 熔點(℃): 185沸點(℃): 410 相對密度(水=1): 2.0(20℃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無資料 臨界壓力(MPa): 無資料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 無資料 閃點(℃): 無意義引燃溫度(℃): 無資料 爆炸下限[%(V/V)]: 無資料爆炸上限[%(V/V)]: 無資料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數(shù)有機溶劑。主要用途:八氯萘用作電氣工業(yè)的絕緣材料,磨輪介質(zhì)及切割油冷卻劑的添加劑,也用于合成殺菌劑、殺藻劑。第十部分 穩(wěn)定性和反應性穩(wěn)定性:穩(wěn)定禁配物:強氧化劑。避免接觸的條件: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產(chǎn)物:氯化氫。第十一部分 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LC50:刺激性:亞急性與慢性毒性:長期動物實驗靶器官為肝。第十二部分 生態(tài)學資料生態(tài)毒性:生物降解性:土壤半衰期-高(小時):8760土壤半衰期-低(小時):4320空氣半衰期-高(小時):16082空氣半衰期-低(小時):1608地表水半衰期-高(小時):8760地表水半衰期-低(小時):4320地下水半衰期-高(小時):17520地下水半衰期-低(小時):8640水相生物降解-好氧-高(小時):8760水相生物降解-好氧-低(小時):4320水相生物降解-厭氧-高(小時):35040水相生物降解-厭氧-低(小時):17280非生物降解性: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高(小時):16082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低(小時):1608生物富集或生物積累性[C]-BCF:0-330第十三部分 廢棄處置廢棄物性質(zhì):危險廢物廢棄處置方法:建議用焚燒法處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復使用容器或在規(guī)定場所掩埋。廢棄注意事項: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guān)法規(guī)。第十四部分 運輸信息危險貨物編號:無資料UN編號:無資料包裝類別:無資料包裝標志:包裝方法:無資料。運輸注意事項: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wěn)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裝運本品的車輛排氣管須有阻火裝置。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第十五部分 法規(guī)信息法規(guī)信息:下列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對化學品的安全使用、儲存、運輸、裝卸、分類和標志等方面均作了相應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chǎn)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填表時間: 2023年3月8日填表部門: 研發(fā)部數(shù)據(jù)審核單位:修改說明: 暫無
產(chǎn)品信息 [重量] 1g [顏色] 黃色 危險性類別 [危險性類別] 危險化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