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酸
中文名稱: 碲酸英文名稱:orthotelluric acid別名:原碲酸、二水碲酸分子式: H6O6Te
分子量: 229.64CAS號: 7803-68-1
質檢信息檢驗項目 指標含量, ≥98%灼燒殘渣(以硫酸鹽計),%≤0.002水分(H2O),% ≤0.2PSA: 121.38000LOGP: -1.44160
化學特性碲酸是一種二元弱酸,K1=6.8*10^-7 K2=4*10^-11(也有資料指出K1=1.53*10^-8,出自無機元素化學-劉新錦p134)碲酸是H6TeO6而不是H2TeO4·2H2O,碲酸的六個羥基是一樣的,之所以是二元酸是因為三級電離常數(shù)小于水,無水條件下可以形成正鹽(如Zn3TeO6),白色棱柱狀結晶,熔點 136℃。密度 ρ(25)3.07g/mL。對光敏感。能被二氧化硫和肼等還原為元素碲,在10℃以下時與4分子水生成結晶,130℃失去2分子結晶水,加熱生成三氧化碲,500℃以上生成二氧化碲。易溶于水,難溶于濃硝酸,加熱100℃至200℃脫水生成中間產物(H2TeO4)n,最后完全轉變?yōu)?/span>酸酐TeO3。是一種和碳酸酸性相近的弱酸,不溶于乙醇。
產品用途碲酸用作分析試劑,定量分析中分離溴化物及氯化物??捎糜谥迫∑渌谒峒绊谒猁}以及用作氧化劑。用強氧化劑將碲氧化為碲酸。
生產方法由硫酸與碲酸鋇作用或用強氧化劑氧化單質碲制得1.將理論量的無水碳酸鉀(純級)、水和少量30%的過氧化氫(純級)加到研細的試劑二氧化碲中,不斷攪拌并加熱至105-110 oC,保溫30min,[Teo2+H2O2+K2co3=K2TeO4+CO2↑+H2O]當氣泡不再溢出時,冷卻混合物,濾去不溶物,濾液用水稀釋,然后分次少量加入KY-2(H-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刂苹旌衔锏腜H<3,濾出樹脂并應水洗滌樹脂數(shù)次,洗液并入濾液,將該溶液以一定速度通過填有KY-2(H-型)洗滌交換柱,合并洗液及溶液,加熱蒸發(fā)至出現(xiàn)結晶薄膜,冷卻,加入溶液體積兩倍的95%乙醇,靜置后過濾,結晶用95%乙醇洗滌后,于真空下干燥,即為成品。2.將13g碲粉裝入帶在回流冷凝管的圓底燒瓶中,用5mL 50%的硝酸將其完全濕透。將反應裝置置于通風櫥中,分次加入150mL 10%的氯酸溶液,可加熱使反應激烈發(fā)生,此時溶液應處于沸騰狀態(tài),并有大量氯氣生成,加熱回流30min,使碲完全溶解。先用直火加熱蒸發(fā)溶液,然后在水浴上蒸發(fā)至有結晶出現(xiàn),在攪拌下用冰水浴冷卻結晶,即可析出微細的白色結晶。將結晶濾出后用熱水溶解并重結晶一次。用玻璃砂芯漏斗吸濾,先用少量的冰水,后用乙醇和乙醚洗滌,最后在放有P2O5的真空干燥器干燥。3.將10g TeO2在40mL濃硝酸和100mL水中的懸浮液加熱至沸,并在猛烈攪拌下分次慢慢加入100mL 5%的高錳酸鉀溶液,每隔5min加入5mL,然后攪拌和煮沸。當全部高錳酸鉀溶液加完后,使溶液在沸騰溫度下保持50min,這樣可減少MnO2生成的量。然后慢慢地加入3%的H2O2溶液,直至MnO2全部溶解,成為澄清的溶液。將此溶液蒸發(fā)到約剩60g時加入10mL濃硝酸,靜置24h可析出原碲酸結晶。將母液傾出,蒸發(fā)至約25g時再用10mL濃硝酸進行同樣的處理,又可得到部分結晶。將兩次所得的結晶合并后用濃硝酸洗滌三次,每次用10mL硝酸,且每次洗滌后要盡量將晶體弄干。然后將晶體用25mL水和17mL濃硝酸組成的溶液重結晶一次,再用蒸餾水重結晶一次。最后將結晶用少量冰水、乙醇和乙醚依次洗滌,并在放有P2O5的真空干燥器中干燥。
產品信息 [顏色] 白色 [重量] 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