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作實驗時所用的儀器,最好是早已洗干凈而又是干燥的。也就是說,每次實驗結東要將儀器洗凈控干備用.
用作稱量的或特殊要求的儀器,僅用滴水控干的方法是達不到要求的。而且干燥的儀器如保存不當長時間后也會吸水不合稱量要求。因此,常按情況不同和實驗要求不同,采用下列幾種方法進行干燥:
1.倒置滴水控干
將洗凈的儀器倒置在滴水架上,或倒置在專用櫥內,任其控水涼干,倒置還有防塵的作用。
這種干燥方法是較常用的,要求滴去水分,一般涼千即可。如燒杯、三角瓶、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
2.烘干
將洗干凈的玻璃儀器置于110~120G(專用)烘箱內烘烤1小時以上。干烘后,按要求有的可以在空氣中冷卻,如燒杯、三角瓶、試劑瓶、試管、培養(yǎng)血等;有的則要求放在干燥器內冷卻和保存,如稱量瓶或其它用于稱量的儀器。
3.熱(或冷)風吹干
用電吹風機(理發(fā)用的)將儀器快速吹千。這種方法多是用于急需要干燥的儀器,烘烤又來不及的,如比色杯、比色管、試管、稱量瓶(皿、杯)、三角瓶、研缽等和一些不能高溫加熱的儀器,如移液管、滴定管、比重瓶等。吹風機是熱冷風兩用的,如果是洗干凈帶水的儀器,可用乙醚、酒精或丙酮等有機溶劑沖洗一下,再吹干則更快。
4.燈烤
如無電吹風機,可用酒精燈加熱烤干。要從底部烤起,逐漸將水趕至出口揮發(fā)。反復2~3次即可烤干。用這種燈烤法來干燥的儀器只限于硬質玻璃儀器,而且不是量具器皿,如燒杯、三角瓶、試管等。有些僅器不宜燈烤,如比色杯、比色管、稱瓶、試劑瓶等。
5.高溫燒凈
高溫是指500~800C,這是一種特殊要求的方法,不但起娂干作用,還能燒去器皿上的污物或不易洗掉的結垢。
這種儀器多是屬于瓷質的或石英質的,如坩堝、蒸發(fā)皿、古氏坩堝、石英器皿等。玻璃儀器切不能采用此法!
瓷質器皿的固定編號也用此法,如蒸發(fā)皿、坩堝上永不退色不掉的編號,即將鉆鹽或鐵鹽加少許于普通的藍墨水中,用此特制的墨水寫在瓷質器皿上,晾干后,送入高溫電爐(馬弗爐),經升溫至600~8000保持半小時以上,停止加熱(斷電)。待爐溫降至200G以下時,開爐取出冷卻,可永久使用。
一般的方法是,將洗凈干燥的儀器倒置于專用櫥內,櫥內隔板上襯墊干凈的白紙;也有的櫥內隔板上帶很多孔洞,便于倒置插放儀器。櫥門關閉好防塵。
但有些儀器僅這樣保存還達不到某些要求,需按各種儀器的特點、用途,實驗要求,按不同方法保存。
如:
(1)移液管除要貼上專用標簽外,還應在用完后(洗凈的或正在用的),用干凈的濾紙將兩端卷起包好,放在專用架上。有的要用干凈紙全卷起來保存(如用于細菌檢查的儀器)。
(2)滴定管要倒置在滴定架上,也可裝滿蒸餾水,上口加蓋指形管。正在使用裝有試劑的滴定管也要加指形管或紙筒防塵。
(3)稱量瓶只要用完,就應該洗干凈并烘干放在干燥器內保存,以備隨時取用。
(4)比色杯、比色管洗凈、吹干放在專用盒內或倒置在專用架上。
(5)帶有磨口塞子的儀器,洗凈、干燥后,要襯紙加塞保存,如量瓶、試劑瓶、定碘燒瓶、稱瓶等。
(6)專用復式僅器,如凱氏徽量定氮裝置、脂肪提出器、水分測定器、真空蒸餾器、氣體分析器等,洗凈后需要加罩防塵(布罩、紙罩均可)。
(7)常用的小型杯皿器具,可加小玻璃櫥罩好。藥句、刀、棒等小工具要放在專用盤內用紗布蓋好或放在專用小內。
這里順便談一下開試劑瓶塞子的問題,特別是久未使用或新購置來的(試劑)瓶子,經常碰到打不開塞子的現象。開塞時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即面部不要距瓶子太近和直沖瓶口。如是強酸、強堿和腐蝕性較大的試劑,要隊下操作。有毒的要在室外或涼臺上操作。人在上風頭,或在通風櫥內打開抽風機在橘內操作。易爆炸且有毒的要戴眼鏡、防護面具和手套操作。難開的塞子要用工具,扭松后再用手操作。
長久未開的瓶子,一時難以打開,要看情況,可用木塊適當敲擊瓶蓋,或外部加熱(如濕熱布、熱水、燈烤)適當時間(這要憑經驗,即加熱到外層熱透而內層還未熱,外層膨脹、內層還未膨脹),再用木塊打擊瓶蓋,一般可以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