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戰(zhàn)爭片嗎?看過的人都知道,在發(fā)起進攻之前,人們往往要發(fā)射一種特制的炮彈,霎時,只見濃煙滾滾,什么都看不清楚,而進攻的部隊就在煙霧的掩護下,向敵人發(fā)動了猛烈的進攻。
可是,你們想過沒有,這種炮彈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jpg)
原來這種特制的炮彈叫煙幕彈,它里面裝的不是炸藥,而是一種叫做四氯化錫的無色液體。在常溫下,錫會跟鹽酸發(fā)生反應生成二氯化錫,在二氯化錫的溶液中通入氯氣,二氯化錫就會轉變?yōu)樗穆然a。四氯化錫的“牌氣”很特別,它一般很“老實”,但一遇水蒸氣就會馬上發(fā)生水解,冒出大量的白煙,形成一團煙霧。
四氯化錫的這個怪牌氣很不討人喜歡,然而軍事科學家卻十分欣賞它。他們把它裝在空心的炮彈中,就制成了煙幕彈,在戰(zhàn)爭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錫是一種銀白色而又柔軟的金屬,它與鉛、鋅很相似,但看上去要更亮一些。它的硬度比較低,用小刀就能切開它。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特別是在溫度100℃時,能展成極薄的錫箔,厚度可以薄到0.04毫米以下。
錫也是一種低熔點的金屬,它的熔點只有232℃,因此,只要用蠟燭火焰就能把它熔化成像水銀一樣的流動性很好的液體。
純錫有一種奇特的性能:當錫棒和錫板彎曲時,會發(fā)出一種特別的仿佛是哭泣聲的爆裂聲。這種聲音是由晶體之間發(fā)出的摩擦引起的。當晶體變形時,就會產(chǎn)生這樣的摩擦。奇怪的是,如果換用錫的合金,在變形時,卻不會發(fā)出這種哭聲。因此,人們常常根據(jù)錫的這一特性來鑒別一塊金屬究竟是不是錫。
金屬錫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用來制造鍍錫鐵皮。鍍錫鐵皮就是人們常說的“馬口鐵”,這是一種鍍了錫的鐵皮。別看上面的錫層很薄,但它是非常有用的“外衣”。鐵皮穿上了這件外衣,不僅很美觀,而且獲得了很多優(yōu)良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