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中的分析與綜合的統(tǒng)一
化學先生 / 2019-08-10
分析與綜合方法,從思維的邏輯程序上來看是相反的,但就研究對象和全部研究連程而言,兩者又是統(tǒng)一的。思維中,總是在分析基礎上綜合,在綜合指導下分年、恩格斯曾指出:“思維既把相互聯(lián)系的要素聯(lián)合為一個統(tǒng)一體,同樣也把意識的時象分解為它們的要素。沒有分析就沒有綜合。”化學研究中,只有分析方法與綜合方法的有機統(tǒng)一、方能成為認識物質及其化學運動,推動化學科學發(fā)展的基本方法
人們對化學現(xiàn)象及其過程的認識,首先必須逐個具體地從每個部分、每個方向、垂個層次上依次進行。這種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認識,只有通過分斷方法才能達到。然而,這種方法只能給人一些孤立的、零散的知識,易造成人片畫、預立看間題的習慣。綜合方法的特點,恰好能夠克服分析方法的這種局限。因此,分析方法必須與綜合方法互為補充,結合使用。
化學分析方法與綜合方法不僅相互聯(lián)系,而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相互轉化。在化學發(fā)腰史中、不同的階段分析和綜合的地位有所不同。在古代實用化學階段,由于客觀條件和人們的認識能力所限,對物質及其化學運動總是從整體上進行一種籠統(tǒng)的、客觀的認識,這時是以初步模糊的綜合方法為主的。到近代化學時期,分析方法日趨重要。在醫(yī)藥化學階段,瑞士醫(yī)生、化學家巴拉塞爾土就主張化學研究主要應通過分析方法,研究各種礦物的組成,從中找出治療疾病的藥物。他曾把化學稱之為“分合學”。17世紀,波義耳也主張化學主要研究物質的組成及其分解后的產物,他強調分析。19世紀,出現(xiàn)了道爾頓、門捷列夫等人對綜合方法的強調和應用從整個化學領域來看,分析方法仍然在近代研究中占主導地位?;瘜W科學本身也已從早期的一體化,到近代逐步分解,產生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四大分支。21世紀的化學,除了更趨綜合的同時,也加速分化,越來越多的化學分支學科迅速產生。在化學史上,分析綜合此消彼長,此強彼弱,但兩者始終不可分割,互相依存。
人們的認識就在分析一一綜合一一再分析一一再綜合的循環(huán)過程中不斷前進例如,化學研究中對物質結構的某一層次的認識,對于上一個層次來說是一種分析的認識,而對于下一個層次來說又是一種綜合性的認識。道爾頓的原子論和門捷列夫周期律是對原子和化學元素層次的認識。這種認識對化合物來說是一種分析的認識,因為原子論和周期律能從組成上還原式地來說明化合物的屬性;然而,原子論和周期律如果對原子內部的電子和原子核來說,卻又是一種綜合性的認識,因為原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宏觀性質,如原子量、原子序數(shù)、化合價等,都是原子內部的電子與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整體綜合表現(xiàn)。因此,必須從原子內部的相互聯(lián)結和總體上來理解原子,才能加以綜合說明。
總之,分析方法與綜合方法的辯證統(tǒng)一,乃是推動化學科學發(fā)展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