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成纖維
化學先生 / 2019-06-26
合成纖維是用石油、煤、天然氣、石油廢氣、石灰石、空氣:水等非纖維類的化工原料合成的紡織品做原料,經(jīng)過化學合成和機械加工制成的,這種纖維才是真正的“人造纖維”。合成纖維為重要的高分子聚含物,有優(yōu)異的化學性能和機械強度,在生活中應用極廣。
1000噸石油煉出汽油以后,分離出的乙烯和丙烯,可以制造合成纖維1.5噸,用它可織20萬米布,做10萬件襯衫。
合成纖維具有天然纖維所沒有的一系列優(yōu)良性能,如強度高、耐磨、耐蟲蛀、比重輕、保溫性好,并且還耐酸堿的腐蝕。合成纖維中主要有錦綸、滌綸、腈綸、維綸、丙綸、氯綸、氨綸、芳綸、氟綸等。其中錦綸、滌綸、腈綸被稱為現(xiàn)代化纖的三大支柱。
錦綸,即尼龍,化學名叫“聚酰胺纖維”。錦綸的種類五花八門,為區(qū)分錦綸的不同品種,人們在錦綸后面加上阿拉伯數(shù)字,如錦綸-6、錦綸-66、錦綸-610, 其中前面一個數(shù)字表示胺中的碳原子數(shù), 后面一個數(shù)字表示酸中的碳原子數(shù)。錦綸-610是由6個碳原子的已二胺和10個碳原子的癸二酸制成。制造錦綸的基本原料是苯、苯酚或環(huán)已烷,可大量從石油及蓖麻油、鯨魚油中得到。錦綸的最大優(yōu)點是耐磨性比一般纖維好得多,強度高、耐磨、耐腐蝕。其缺點是吸濕性較差,不透氣,表面容易起球。人們用錦綸與粘膠、羊毛等吸水較好的纖維混紡成華達呢、錦綸花呢等織品,彼此取長補短。
滌綸即的確良,是從石油或煤的焦化產(chǎn)品二甲苯、蔡中制得對苯二甲酸,從乙烯中得到乙二醇,經(jīng)適當化學加工得到滌綸樹脂,再經(jīng)由各種處理而縮聚成聚酯纖維。滌綸是三大合成纖維中工藝最簡單的一種,價格比較便宜,再加上有結(jié)實耐用、彈性好、不易變形、耐腐蝕、絕緣、挺括、易洗快干等特點,為人們所喜愛。的確良(的確涼)織物顏色雪白、光潔、質(zhì)地柔軟、耐熱性好,雖經(jīng)多次蒸煮也不會減低強度。的確良主要用作衣料,但不適合作內(nèi)衣,因為它不吸水,出了汗,襯衣就濕漉漉的,而且很悶氣。但只要把它同適量的棉花混紡,就可彌補這些缺點。近年來,市場上出現(xiàn)了針織的純的確良衣料,利用針孔有較大空隙的特點來增強它的透氣性,效果很好,很受歡迎。
腈綸是聚丙烯腈的簡稱,它的外貌和羊毛非常相似,故俗稱“人造羊毛”,具有質(zhì)地輕、彈性強、耐腐蝕和不霉不蛀、蓬松耐曬的特點,在這方面羊毛也有點遜色。但是,腈綸在耐污性和尺寸穩(wěn)定性以及保暖耐穿方面就不及羊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