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速率的物理測定法
化學先生 / 2019-06-06
測定化學反應速率的關鍵是測定某一時間隔內(nèi)反應體系中某 物質(zhì)濃度的變化。由物質(zhì)的某些物理性質(zhì)(如壓強、體積、吸光度、電導率等)與其物質(zhì)的量或濃度存在面數(shù)關系,因此人們常用物理方法準確而快速地測定反應物或生成物濃度的變化來確定化學反應速率。常用于測定化學反應速率的物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量氣法:對于反應2H?:0?=2H?0+O?↑,,可測量反應中唯 的氣體產(chǎn)物氧 氣在溫度、壓強一定時的體積變化。
比色法:由于物質(zhì)對特定波長的光的吸收性能不同,因此可以通過吸光度來測定參與反應的某-物質(zhì)的濃度。例如,在丙酮的溴化反應過程中:
CH?COCH? + Br?→CH?COCH?Br + HBr
有色反應物Br:吸收波長為450 nm的光波,因此可用分光光度計測量溶液對該波長光波的吸光度,據(jù)此計算化學反應速率。
電導法:根據(jù)離子導 電能力的差異,通過電導率的變化測定反應物中離子濃度的變化,進而計算化學反應速率。例如,在乙酸乙酯皂化反應中:
CH?COOC?H5+ OH﹣→+CH?COO- + C?H5OH
由于OH-的電導遠大于CH,COO-的電導,可以利用電導儀測量出溶液電導的變化,據(jù)此求得OH-濃度的變化,進而求得化學反應速率。
此外,激光技術也已應用于化學反應速率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