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千多年前,羅馬皇帝為了防止蛀牙,就已經(jīng)開始利用食鹽來刷牙了。那么,用食鹽刷牙防止蛀牙的科學原理是什么呢?
鹽分與牙齦接觸,隨即會發(fā)生滲透現(xiàn)象,牙齦內部的水分會被鹽分慢慢地奪走。如此,牙齦中的水分和毒素及廢物會一同被排出來,之后新的營養(yǎng)成分會被牙齦和口腔攝取。這樣做,實際上就使牙齦和口腔內部的新陳代謝被促進,利于血液循環(huán),自然能對防止牙齦腫痛有效。因而說,用鹽刷牙利于牙齒健康。
我們可以做個實驗。將一張半透膜放在一只玻璃碗的中間,再在一側倒?jié)恹}水,而在另一側倒淡鹽水,接著進行觀察。這時就會發(fā)現(xiàn),與之前相比,濃鹽水的水面有所升高。直到兩側的鹽水濃度相同,這種現(xiàn)象才會停止。
用鹽腌制蔬菜時會發(fā)現(xiàn),隨著時間的推移,蔬菜會萎縮。原因是什么呢?是蔬菜失去了水分而萎縮,還是由于鹽分進入到蔬菜內部而引起了某種化學反應呢?腌制的蔬菜萎縮的原因在于,蔬菜內部的水分發(fā)生擴散,來到了鹽所在的蔬菜表面。具體來說,就是出現(xiàn)了滲透現(xiàn)象,即蔬菜細胞中的水分穿過細胞膜而流失。而像細胞膜這樣,只讓分子小的物質,比如水等通過,而不讓分子大的物質,如鹽通過,這種膜即被稱為半透膜。
滲透現(xiàn)象表現(xiàn)很多,腌制蔬菜時的萎縮只是其中一種,其實在生活中,與之有關的現(xiàn)象還有不少。例如,古人刷牙,就有滲透現(xiàn)象參與其中。
在刷牙工具被發(fā)明出來之前,古人普遍采用含漱法來清理口腔,用濃茶、鹽水和酒做漱口劑。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每旦以一捻鹽內口中,以暖水含……口齒牢密。”《延壽書》記載了用濃茶漱口的方法:“凡飲食訖,輥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齒,得茶漱滌,不覺脫去而不煩挑剔也。蓋齒性便苦,緣此漸堅牢而齒蠹且自去矣。”據(jù)現(xiàn)代藥理分析,茶葉中的除了有維生素外,還含有單寧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單寧可以抗菌、殺菌,氟化合物則可以預防齲齒。所以說,古人用濃茶漱口預防齲齒的方法,是有科學道理的。而用酒劑漱口,則在《醫(yī)說》中有載:“劉幾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飲酒輒一漱口,雖醉不忘也,曰此可以無齒疾。”這些豐富經(jīng)驗,都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積累而來的。之后,在含漱法的基礎上,我國人民又發(fā)明了揩齒法。
另外,有學者認為,世界上最先使用牙刷的國家就是中國。因為,在遼墓穴中,有骨質的牙刷柄被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距今已1000多年,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牙刷實物。敦煌石窟中有壁畫表明,古人用右手中指來替代“牙刷”。到明代,更有人提出左右手同時擦牙的方法。由此看出,那時牙刷還沒有普及。
莫高窟的經(jīng)變畫在描繪“外道”最終皈依佛教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洗浴、剃度、揩齒畫面,如唐《勞度叉斗經(jīng)變》??X即刷牙。古人刷牙,如畫上所畫:先拿一只手的食、中二指蘸些藥物,抹在牙齒上,再用牙刷去刷。
楊枝曾是印度人刷牙的用具,故楊枝又名“齒木”。在全身健康中,牙齒健康居于重要地位,因此印度人在表示“祝您健康”時,還把贈送楊枝作為一種禮節(jié)。后來我國引入此法,國人也慢慢學會了這一刷牙方式。古醫(yī)書《外臺秘要)中說,用牙將楊枝一頭咬軟,再蘸藥物揩牙,牙齒就可以“香而光潔”。據(jù)說在過去,齒木是僧人日常生活所必備。早晨起來及用餐畢,僧人都會把齒木咬成細條狀,用它來剔除齒間的食物殘渣。在這里,牙刷和牙簽的功能兼具。完成潔牙,才能誦經(jīng)禮拜。佛經(jīng)《華嚴經(jīng)》中甚至歸納出嚼楊枝的十大好處:消宿食;除痰疾;解眾毒;去齒垢;發(fā)口香;能明目;潤澤喉嚨;唇無皴裂;增益聲氣;食不爽味。
當然,潔牙常用的“齒木”是楊枝,但并非只限于楊枝。人們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挑選潔牙材料。與楊枝一樣,桃枝、槐枝及葛藤也都有苦、澀、辛、辣味,因此也都可作為齒木。
牙膏發(fā)明前的時代,大家既能找到材料,又能以“嚼”潔齒,與“刷”相比,好像更方便實用。那么,咀嚼嫩枝以潔牙,其效到底好不好?古今均認為確實有良效。連李時珍都認為,用嫩柳枝“削為牙枝,滌齒甚妙”。
在刷牙前,不要讓牙刷沾水,也勿以水漱口,因為,水會減小牙刷、牙膏、牙齒之間的摩擦。最好用溫度在35攝氏度左右的溫水來刷牙。要是刷牙或漱口時,長期不注意水溫,用涼水刷牙,會導致牙齦萎縮、牙齒松動脫落。溫水刷牙的好處,還在于會將牙刷毛對牙齦的刺激減小,使牙齦出血現(xiàn)象得到有效遏制。經(jīng)常以驟冷、驟熱刺激牙齒和牙齦,則會導致各種牙齒、牙齦疾病的出現(xiàn),縮短牙齒壽命。牙齒的壽命短于人的壽命的根源,部分就是由于“涼水刷牙”這一習慣。
許多人認為,刷牙時間應達到3分鐘,要稍用力刷。不過最新研究表明,科學刷牙的時間應在2分鐘左右、力度適當(在1.5牛)。刷牙時間太長、力度太大,不但無法使牙齒更干凈,反而可能使牙齒的保護膜受到損害,使牙齒受到永久性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