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殼中含量最多的10種元素及其所占的質量百分數(%)列出于下:
| O | Si | Al | Fe | Ca | Na | Mg | K | Ti | H |
| 46.4 | 27.2 | 8.3 | 5.6 | 4.2 | 2.4 | 2.3 | 2.1 | 0.57 | 0.14 |
由上可見,鐵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于氧、硅和鋁居第4位,它主要以+2和+3價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等礦物形態(tài)存在。鐵的氧化物有3種:氧化亞鐵(FeO)、三氧化二鐵(Fe2O3)和四氧化三鐵(Fe3O4)。FeO是黑色晶體,不穩(wěn)定,在空氣中受熱會氧化成Fe3O4。Fe2O3是紅棕色晶體,俗稱赤鐵礦。Fe3O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俗稱磁鐵礦。赤鐵礦和磁鐵礦都稱鐵礦石,是煉鐵的主要原料。
.jpg)
鋼鐵是鐵和碳形成的合金體系的總稱,是用量最大、對國計民生最重要的金屬材料。它的優(yōu)勢地位源于下列因素:
(1)鐵在地殼中含量多,許多地方鐵礦富集,易于開采;
(2)鐵礦石可通過熱化學方法冶煉成金屬,成本低廉;
(3)金屬鐵富延展性及其他優(yōu)良的物理性質;
(4)容易在冶煉中添加其他物料,得到適應各種用途需要的合金;
(5)可通過澆鑄、壓模、鍛打、冷軋和淬火等多種處理工藝,改變其組成、形狀和物性,滿足使用的要求。
大量的鐵是在煉鐵高爐中用焦炭還原鐵礦石得到的。冶煉時為了除去雜質和造渣的需要,需加石灰石和二氧化硅等原料。為了能源的充分利用和降低成本,煉鐵高爐規(guī)模很大,是人工制造的最大的化學反應器,一個大型高爐每天可生產一萬多噸生鐵,而且一旦開爐冶煉,就要求日夜不停地生產,不能停頓冷卻。圖5.1.1示出煉鐵高爐的結構及其中不同高度上主要的化學反應。
.jpg)
純鐵是一種銀灰色光澤的金屬。常壓下熔點為1538℃,沸點2738℃。在20℃時,密度為7.87g/cm3。鐵是磁性物質,這源于原子結構中3d軌道上存在的未成對電子。純鐵質軟、強度差,只有把鐵煉成鋼并除去硫和磷等余質,才有較高的硬度和強度。鋼中的含碳量是影響鋼的性質的關鍵。鋼鐵中含碳量<0.02%的叫純鐵,>2.0%叫生鐵,在這中間的叫鋼。鋼中含碳<0.25%為低碳鋼,介于0.25%-0.60%者為中碳鋼,>0.6%者為高碳鋼。從高爐出來的鐵含碳約3%-4%,是生鐵。
鋼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例如耐腐蝕性、磁性、強度和韌性等依賴于它的化學組成和熱處理工藝。在碳鋼中加入一定數量的一種或多種其他元素,形成品種多樣的合金鋼,它的品種數目超過千種。冶金化學家根據用戶訂貨時所要求的鋼的性能,以及煉鐵和煉鋼時所用原料的化學成分,精心地進行配料、設計冶煉和熱處理工藝,以達到用戶所需的性能。下面舉幾類不同用途的合金鋼。
工具鋼:適用于制作刀、斧、銼等,鋼的性能要硬度高、耐磨性好。通常是在高碳鋼中加入鉬、鎢等元素。
結構鋼:適用于架設橋梁鐵軌和建造房屋等,要求具有堅和韌的特點,堅是指它能經得起各種應力的考驗,韌是指它在承受巨大負荷的情況下也不斷裂,只是發(fā)生一點塑性變形。通常是在中碳鋼中加入錳、硅等元素形成。
超高強度鋼:適用于制造裝甲車、坦克和潛艇等,它能較好地抵抗槍彈和炮彈。生產這類鋼材,除選用合適的化學成分的鋼外,特別要注意熱處理工藝。
不銹鋼:在海水或酸性溶液中不會生銹的鋼,它具有耐熱性和抗氧化性,抗腐蝕能力高,適用于制造化工廠中的反應器、海水凈化裝置及多種家用設備。耐酸不銹鋼中通常含Cr 16%-18%,Ni 6%-8%及其他元素。
硅鋼:用于制造電力變壓器中的鐵芯,它含硅量高。
鋼鐵材料的生產從19世紀起產量不斷增加,成本不斷降低。在材料工業(yè)中,一直占統(tǒng)治性的主導地位。20世紀60年代,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發(fā)展,部分取代了鋼鐵材料。但不同國家情況差別較大,到20世紀末,美國鋼鐵生產進入飽和期后,他們從經濟和環(huán)境保護出發(fā),減少本國鋼產量,進口部分鋼鐵,并大力發(fā)展新材料。日本和歐共體也開始進入飽和期。在21世紀,我國鋼產量躍居世界第一,現在鋼鐵(成品的鋼和鐵)年產量超過6億噸,約占全球產量的40%,這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在未來我國鋼鐵材料的生產中,化學仍起重要作用,要考慮原料的可持續(xù)供應;要努力降低能耗、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要開發(fā)生產自主品牌新的超細晶、高均勻性、高性能的優(yōu)質特種鋼材。